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学术活动月”系列讲座(十)

发布者:外国语学院 发布时间:2016-11-15 浏览次数:762

奥克兰大学黄衍教授应邀为我院作学术报告()

     20161111日下午1500-1700,应学院邀请,奥克兰大学语言学教授黄衍在教学3号楼806室做了题为Marking of De Se Attribution and Neo-Gricean Pragmatics: Logophoric Expressions in West African Languages and Long-Distance Reflexives in East,South,and Southeast Asian Languages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外国语学院白丽梅教授主持,全院200余名师生听取了此次报告。

    报告会上,黄衍教授首先对此次报告的题目做了相关解释,并指出语言哲学中的经典课题,对自己的态度有两种表达,即“涉己”和“涉物”。接下来黄衍教授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来阐释“涉己”的概念,并以乔姆斯基的理论为背景,从形态变化及其是否一致两个方面分别举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形态变化方面,黄教授指出在世界上现存有7800多种活语言并且它们之间存在不同的差异,比如英语限定句中的主语不可省略,德文的动词形态比葡萄牙语要丰富;在形态变化方面,黄教授指出在有的语言限定句中主语不能省略,有的则可以省略。其次,黄衍教授解释了“内指”的含义,从人称和数两方面诠释了为什么语言是不一样的,并指出哪些动词可使用“内指”。再次,黄衍教授从乔姆斯基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长距离反身代词并以韩文和中文举例说明东亚、南亚、东南亚语中的长距离反身代词。于此同时,黄衍教授从新格赖斯语用角度分析了长距离反身代词。在提问环节,黄衍教授认真、耐心地回答了学生的疑惑之处。最后,白丽梅教授对黄教授独到的见解做了总结,并指出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黄教授的语言幽默风趣,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并且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以及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让老师和同学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