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阈限的仪式书写:重读《我们的小镇》”
11月29日下午14:30-16:30,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美国文学团队成员蒋贤萍副教授在806教室做了一场题为“生命阈限的仪式书写:重读《我们的小镇》”的讲座。该讲座由赵秀兰副教授主持,我院近200名师生共同参加了这场听觉盛宴。
首先,蒋老师为大家简要介绍了《我们的小镇》这部戏剧及其作者桑顿·怀尔德。怀尔德,美国小说家、剧作家,1938年获普利策戏剧奖得主。其一生写过不少的剧作,但主要以《我们的小镇》等剧赢得了剧作家的声誉。《我们的小镇》描写了20世纪初新罕布什尔州一个小城镇的市民日常生活琐事。该剧的创作深受人类学考古思想的影响,揭示了最简单的人类生命过程:从生到死的通过仪式。蒋老师指出,剧作不仅展示了人类的生命通过仪式,而且将其置于自然的时序仪式当中,在四季变迁的自然节律之中体验生命的律动。其中富有原型价值的仪式叙事体现了人类的生命体验与生死母题。
其次,蒋老师从人类学及原型批评的角度入手,从“春天叙事与出生仪式”,“夏天叙事与结婚仪式”,“秋天叙事与死亡仪式”,“冬天叙事与复活仪式”这四个方面为大家具体讲述了该剧作关于“仪式”的书写。剧作借用仪式原型,展开了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对话,是人类生命阈限的仪式化书写。蒋老师认为:“怀尔德正是用仪式化的戏剧语言,旨在唤起人们对日常生活的重新认识,从而实现戏剧的社会功能,对集体心灵施以教化。怀尔德对生命阈限的仪式书写是一种诗性叙事的回归。”
最后,同学们就读《我们的小镇》这部剧的疑惑和蒋老师积极互动。蒋老师对“作者在该剧中想要展示的永恒的东西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解答尤其发人深省。蒋老师认为,如果说世间有永恒的东西,那就是“死亡”。无论个体的出生及经历是什么,但最终都要走向死亡。怀尔德在这部戏剧中并非要让读者感受生命的悲伤,而只是去揭示“死亡”这一人类共性的现象,劝告人们莫虚度光阴,并享受生的每个时刻。
蒋贤萍老师对《我们的小镇》中的生命仪式的解读,不仅为我们理解这部戏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让我们对生命产生了新的感悟,受到我院师生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