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5日至17日,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首届认知翻译学专题论坛在敦煌顺利举办。本次论坛以“新时代认知翻译学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为主题,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翻译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与外语教育研究中心”、Cognitive Linguistic Studies编辑部、《语言、翻译与认知》编辑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文生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翻译学专业委员会会长、西南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文旭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华侨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建华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卢植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西北师范大学曹进教授,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长略智库徐菡副总经理,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高育松教授等领导和嘉宾应邀出席会议。参会本次会议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70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
大会开幕式由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宝林教授主持,4位领导和嘉宾先后致辞。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文生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不仅为广大学者提供了交流认知翻译学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而且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他认为,本次论坛以“新时代认知翻译学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为主题,有助于深化认知翻译学应用研究,特别是认知翻译学视角下的中华文化外译及对外传播研究,有效推进我国认知翻译学的发展。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高育松教授简要介绍了西北师范大学外语学科的发展历程,并对各位专家学者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相信,召开本次专题论坛,有助于多角度推进认知翻译学研究,深化理论模式,构建科学、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翻译学专业委员会会长、西南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文旭教授表示,在中外文化交融荟萃的敦煌举办本次论坛,对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华优秀文化对外传播、推进西部外语教学和研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长略智库徐菡副总经理指出,在敦煌办会应时、应景、应运,将翻译学研究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结合起来,一定会产出丰硕果实。
7月16日上午和7月17日上午,本次论坛各安排了4场主旨报告,文旭等8位专家学者先后发言。
第一和第二场主旨报告由西南大学肖开容教授主持。西南大学文旭教授的报告题目是“翻译中的创造性认知过程——基于科幻新词的实证研究”。他指出,不同形式的科幻新词对应译者不同程度的认知努力和创造空间,可表示为一个创造性认知过程模型。华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王建华教授聚焦“认知翻译学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构建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认知翻译学模型,并选取代表性案例分析其实践路径,进一步验证了认知翻译模型的实践指导作用。
第三和第四场主旨报告由重庆大学莫启扬教授主持。西北师范大学曹进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河西走廊文化多模态对外传播研究”为题,基于多模态符号学理论展开文化多模态对外传播理论建构,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中华优秀文化对外传播的新思路、新理念和新手段。华东师范大学何刚教授报告的题目为“论翻译中的文化关联性——翻译的文化认知视角”。他指出,翻译过程中存在复杂的文化语用推理,直接关系到话语信息的可接受解读和目标语话语建构,因此,翻译就是双重文化关联的认知信息处理过程。
第五和第六场报告由西南大学胡显耀教授主持。西南大学杜世洪教授在以“认知翻译学的本体论信守”为题的报告中,重点阐释了何为认知翻译学的本体论信守以及它对翻译核心问题具有何种指导作用,进一步深化了对翻译对等问题的理解。华南农业大学李占喜教授报告的题目为“英语成语汉译产出认知过程研究:眼动-击键方法”。他以“翻译课堂教学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为理论视角,运用眼动追踪和击键记录实验方法,探讨了硕士生译者汉译英语成语的认知产出过程。
第七和第八场主旨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冯佳副教授主持。西北师范大学白阳副教授针对敦煌术语文化语境丰富、内容繁杂、数量庞大等难点,从译者素养和心态、翻译方法、团队和资源等维度提出了敦煌术语俄译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卢植教授借助实验方法和语料库工具,探讨汉语小说机译译后编辑的语言特征,并就机译译后编辑和人工翻译两种工作模式在词汇和句法层面展开对比研究,为文学机译译后编辑的质量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
7月16日下午,本次会议分4个小组,围绕“认知翻译学与文化传播理论研究”“认知翻译学与相关学科融合研究”“认知翻译学与中华文化外译研究”“敦煌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河西走廊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等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第一分论坛由河北师范大学郭亚玲副教授主持,西南大学罗天教授担任点评嘉宾,东北农业大学宋宝梅副教授等先后发言。第二分论坛由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研究》编辑部郭建辉主任主持,四川外国语大学王明树教授担任点评嘉宾,西南大学胡显耀教授等先后发言。第三分论坛由西北师范大学曹依民副教授主持,西南大学肖开容教授担任点评嘉宾,河北师范大学季敏讲师等先后发言。第四分论坛由东北农业大学胡家英教授主持,东北师范大学金胜昔教授担任点评嘉宾,兰州交通大学牟宜武副教授等先后发言。
大会闭幕式由东北师范大学金胜昔教授主持。在第一环节,西南大学罗天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王明树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曹依民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金胜昔教授先后汇报了各分论坛的发言和讨论情况。在第二环节,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西北师范大学曹进教授致闭幕辞。他先对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分享认知翻译学研究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的新成果表示衷心感谢。他还指出,本次会议高度契合国家发展需要,对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研究和翻译学科建设具有引领和指导意义。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一直注重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学院将会借助承办认知翻译学专题论坛的契机,进一步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加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提升学科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