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教师发展工作坊”专题研修系列活动(20)

发布者:外国语学院 发布时间:2019-12-23 浏览次数:665


翻译理论与翻译文学研究团队举行学术研讨会

 冬日暖阳,别具一格。20191220日下午4:30,外国语学院翻译学术团队在教学3号楼603教室举行本学期第二次的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与教工第一党支部翻译学党小组会议以及教工第二党支部专业党小组会议合并举行,党建与学术活动双融合、双促进。陈霞老师担任主讲,题目为“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的综合视角—《描述翻译认知过程:行为与事件》评介”。会议团队负责人吕文澎副教授主持,我院30余名师生参会。

 首先,吕老师对陈霞老师做了介绍。陈霞在大学时代积极参加各种比赛,荣获多项奖励;2009年,陈霞留校任教,曾荣获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复赛特奖(亚军)等多项奖励,现为翻译系副主任。陈霞是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努力钻研,教研相长,在《中国翻译》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今天要讲的这篇论文发表于《中国外语》2019年第6期(A类)。

 “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的综合视角—《描述翻译认知过程:行为与事件》评介”一文为书评。陈老师说要写书评,就需要读懂这本书,她自己也是读了很多遍。陈老师对该书的前言与七篇文章都做了详细的解读,分享了她对该书的见解。陈老师从以下四方面对该书进行了评介。第一,该书进一步引发我们对翻译过程本体进行思考,使我们对翻译过程及其研究的认识更加全面;第二,该书中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的视阈广阔,为我国翻译认知过程研究打开了新视野;第三,该书所提出的未来研究方向可引导我国译界进行更深入的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第四,本书行文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引发了笔者对翻译专业本科生外语教学和翻译教学的思考。陈老师也论及该书之不足。概言之,《描述翻译认知过程:行为与事件》一书提出的双路径综合研究视角与情境认知视角下的翻译过程研究不谋而合。该书的研究视角、内容、方法等都对当下我国的翻译认知过程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最后,与会师生与陈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吕老师总结道:A类论文是怎样炼成的?除了刻苦钻研、严谨认真等研究者必备素养以外,还需要兴趣、勇气、毅力、耐心和自信。此次报告选题新颖,内容丰富、有深度,在座师生反响热烈,深受启发,为大家今后的翻译教学与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视角与新方法。